(圖/東元綜合醫院供應)
▲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黃盈誠。
固然不會有顯著骨頭變硬感觸感染,但骨折風險大幅降低,個案自發體力與運動力都提升許多。
黃盈誠主任也泄漏診間經驗,有一位骨鬆患者在手術後接管DXA骨密度檢測,發現骨密度T值唯一-3.0,遠低於正常標準-1.0。確診骨鬆後睜開藥物投入,延續治療約3年後骨密度T值回升至-1.9,骨密度恢復相當顯著。
如果擔憂飲食難以知足身體需求,可在營養師指引下,適當食用營養增補劑。
以避免比及骨質疏鬆嚴重、激發骨折就為時已晚。須謹記得預防勝於醫治,除平日就保持優越習慣外,也能夠透過DXA骨密度檢測把握骨質狀況。
TWN-162-0823-80004
系統櫃費用大夫會按照患者病史、骨質疏鬆嚴重度、肝腎功能、對針劑與口服藥物耐受性等身分,選擇對患者最適合藥物,病人須遵循醫囑規律用藥,不然醫治結果恐大打折。化妝台系統櫃
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藥物首要可分成:削減骨質流失和增進骨質生成。
糊口中心/綜合報道
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黃盈誠表示,女性在停經後,因雌性激素排泄降落,骨質庇護力隨著下滑,讓骨質流失速度愈來愈快。
個中更有高達45%[1]的年長者在産生骨鬆性骨折後一年內會再次骨折,因此建議高風險族群可先接管DXA骨密度檢測,認識自身骨質狀況。但骨密度低下不容易有明明症狀,很多人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卻不自知,直到不測導致骨折發生才發現骨頭健康已大不如前。逐日需攝取鈣質達1000至1200毫克、維生素D則要有800個國際單元。
黃盈誠主任也提示,除飲食以外,日照和活動對骨質健康的影響也很主要。牛奶與多油脂魚類等,都是優秀營養起原。每天日照約10至15分鐘,也能讓身體產生足夠維生素D。
骨質疏鬆症沒有顯著症狀 多數患者發生骨折才知骨密度不足
治療骨鬆藥物可分兩大類 骨質生成藥物患者活動力晉升
假如患者中斷治療,極可能增添骨折産生率[2],顯示不中斷治療的主要性。
憑據國際骨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(JBMR)中的治療指激發現,在2020年6月新冠疫情嚴峻期間,部份骨質疏鬆患者很難回診。
中低強度負重活動有助保護骨質 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很重要
術後透過檢測確認罹患骨質疏鬆症。幸虧在藥物與糊口保健療養下,骨質狀態已大幅改良。後於住家四周病院就診,診斷時發現手段骨折,也在手術中發現骨質異常。
骨質疏鬆症悄悄上身無聲無息,摔倒就骨折後患無窮!1名50歲年青阿嬤煮飯時不謹慎滑倒,不自覺用手撐地,頓時激發劇痛。
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供給
中斷治療謹慎骨質反彈式下降 紀律保持用藥是醫治要害
黃盈誠主任強調,規律用藥是醫治骨質疏鬆需要樞紐,病人可以和醫師接洽適合本身狀態的醫治體例,並延續回診追蹤接受治療。